热门关键词:市场监管 质量新闻 政策文件 质量动态

健康险成广东第二大险种 政策性健康险面临多重挑战

作者:中质在线 日期:2022-06-20 点击:296
一键分享

“2010年至2021年,广东健康险保费年复合增长率达27%。截至2021年底,实现保费收入729.87亿元,已成为广东产、寿险企第二大险种。”近日,在广东省政策性健康保险发展研讨会上,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刘云海透露。

近年来,广东省健康险业务快速发展,产品种类日渐丰富,特别是政策性健康险服务范围不断拓展,覆盖人群持续扩大,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目前,广东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在辖内20个地市全面铺开,1685万人参保。其中省内12个地市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投保,珠海、广州、梅州等8个地市实现理赔“一站式”结算,在政企合作提升便民性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工作联动,广东促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推进中。”刘云海透露表示。

记者获悉,今年广东多数城市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维持保费不变,在旧版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增加保障责任。2022年度广州“穗岁康”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在覆盖广州医保参保人的基础上,扩大了覆盖人群范围,同时下调了赔付的免赔额。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广州“穗岁康”将非广州户籍持有居住证满2年人员纳入参保人群,推动医疗保障有效覆盖至新市民群体,参保人数累计达9.3万人。

“穗岁康”理赔服务年报显示,2021年“穗岁康”赔付4.7亿元,赔付17.3万人次,总体减轻个人负担率达37.1%。“穗岁康”与基本医保的衔接补充,着重提高参保人大病医疗保障水平,重点减轻参保人自费医疗费用负担。

另外,在广东发展较早的“大病保险”,也实现较高程度的覆盖。截至目前,广东大病保险覆盖辖内7584万城乡居民。参保群众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人均医疗负担下降13.3个百分点,单人最高报销金额达53.6万元。

发展政策性健康险业务有其现实背景,更是民众需要。

以2020年为例,在广东省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社会支出、个人支出的占比分别为27.6%、46.6%、25.9%,群众个人支付部分占比偏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然存在。

广东省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渠道支付的医疗费用仅占全省卫生总费用的3.6%,健康保险对全省卫生医疗费用补充较少,较发达保险市场10%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凸显了健康险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政策性健康险业务由于其“政府主导、管办分离、市场运作”的普惠特性,在惠民利民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在现实操作中,健康险业务因各产寿险公司均可经营,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保险公司对于医保管理、协议开发等方面的话语权有限,由于外部数据协同存在壁垒,双向风险调节机制不完善、约定费用率偏低等原因,政策性健康险业务高质量、广覆盖发展存在挑战。

“要尽快建立各地市大病保险数据库,深入分析自2014年大病保险在辖内全面铺开以来的理赔情况”,刘云海强调,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地市大病保险理赔风险地图,为大病保险业务长远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大病保险业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下一步的制度优化夯实数据基础。

记者获悉,广东银保监局正着力推动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规范发展,通过完善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服务规范,从产品命名、产品宣传、竞争方式、持续经营等多个方面进行统一,促进城市定制医疗险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普惠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也在研究探索广东省健康险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为实现保险直赔、快赔奠定基础,并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助力健康广东建设。

刘云海表示,广东银保监局倡导改革创新,全面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特别是加强重点环节的探索,对医保政策、行业需求、服务模式、行业标准等进行专题研究,强化科技应用,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完善以健康服务为特色的产品增值体系,用“健康管理服务”吸引客户、管控风险,助力保险产品创新、升级、破圈。

源:上证报中国证券网注说.jpg

上一条:多地惠民保将新市民纳入保障

下一条:青海省确定首批省级“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点

赣公网安备 36011102000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