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市场监管 质量新闻 政策文件 质量动态

机器人、芯片、工业软件……为什么“卡脖子”的总是我们?

作者:中质在线 日期:2022-03-15 点击:434
一键分享

近几年来,“卡脖子”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词,一方面热度飞升,体现出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另一方面,由于“卡脖子”一词频繁出现,开始有扩大化倾向……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尚旭提出了调整“卡脖子”问题的解决思路。他指出,“现实地讲,我国不可能做到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全面领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技术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的确,我国在技术积累、发展历史等方面,缺少先天优势,在起跑线落后的客观情况下,本身也需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求改变落后局面。但是目前,包括机器人行业在内,认为进口产品优势远高于国产,从而大举批判的风气,确实存在,尽管如此,对缩小差距、追赶先进甚至赶超领先的信心还是要有的。


现在各种科技会议上或者媒体活动中,许多发言者会将我国落后的技术划分为“卡脖子”技术,建议投入科技资源进行研究。但从实际情况而已,我们几乎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领域都遥遥领先,从科技竞争的角度讲,我们不仅要补短板也要发展长板。我们常说处处有“卡脖子”技术,反观我们国家的科技长板,也很难找到一个像乒乓球那样,一说就让国人骄傲、让对手畏惧、甚至当做“天花板”一样的领域,正因此,补短的同时也要扬长,毕竟不是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就能迅速获得竞争力,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不可否认,“卡脖子”问题确实存在,如高端芯片等技术确实也受此影响,影响经济发展,在关键技术领域,确实急需政策和经济支持,获得发展动力。


就机器人而言,目前,即使在外国品牌全部封锁的情况下,中国也有自己的自有品牌和产品,但发展进步好像不够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对宏观产业进行研究的人往往直接“冲”往前线,产业和研究并为并驾齐驱,成果到落地的转化之路相对滞后。就核心零部件来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面推动下,经过七八年的时间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即使攻克的很多“卡脖子”技术,才很多人眼中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影响,政策和技术真正实现应用端落地,还需要靠企业自身探索,一个站在高处把控全局,一个在自己的“领土”探索,很难全部落实,这也导致了许多企业的产品同质化,不容易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


但如果政策和行业领导上,能够有更加强有力牵头面向应用领域,面向市场,让企业针对性的进行性能的调整和优化,每个机器人产业有专业且差异化的东西,无疑更符合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化整体进程。


最后,虽然我们一直提“卡脖子”,但也应该意识到,这问题客观存在,解决“卡脖子”虽然不等于解决发展问题,但随着我国优势技术越来越多,卡我们的脖子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被卡脖子的事件将会越来越少。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众号注说.jpg

上一条:家居建材下乡活动正式来了!六部委联合发布!

下一条:家居产品甲醛检测难

赣公网安备 36011102000440号